欢迎来到项城网,请登录注册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 >> 周口 >> 正文

耄耋艺术家王殿举“手不停毫”弘扬先贤陈抟和老子文化

2021-05-07 08:080项城网

周口日报·周道客户端记者 李瑞才 通讯员 于新豪  

王殿举先生是从老子故里鹿邑县玄武镇走出来的艺术家,他在七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,苦思求索攀登,寓教于艺,创作了大量宝贵的精品力作,生动地彰显了文化艺术与时代同行、与社会共进的意义。他“手不停毫”用自己的画笔绘老子、书陈抟,作品折射着中国时代与社会变化的烙印,贴近生活、贴近民风,真实而浪漫,历久而弥新。阳春三月,风清日朗。记者一行三人慕名前往郑州拜访王殿举先生。他曾主编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部《鹿邑县志》(120万字)。退休后一直从事老子文化的研究,出版《老子》传记(50万字)。绘画《老子画传》120米国画长卷,被世界同道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首展后,在世界各国巡展,而后相继出版了《画说老子》丛书八部。他的山水画作曾被央视七台、国务院扶贫办、国家博物馆和河南省委办公厅収藏悬挂。听说他有新作《陈抟传》即将出版,我们好奇地走进了他的工作室,看到了五十余幅有关《陈抟传》的国画创作。他在继承传统以线造型的基础上,容纳了光影敷彩和成角透视,提高并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透视度,使画作鲜活感人。拜读他的作品,见画如读其文,心神为之一振。

王殿举,1935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鹿邑县玄武集一户较为富庶的农民家庭。三岁时父亲去世,与伯祖母和母亲相依为命,艰苦度日。他自幼喜爱家乡传统的剪纸、门画、纸扎、泥塑等民间艺术,常在一幅书法或画作前观而忘返。新中国成立前,玄武集内外庙宇和民居院落那些栩栩如生的泥塑、壁画、木雕、砖雕、石雕等民间工艺品他都饱览无遗,如醉如痴,这为他以后的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基础。 玄武集地处涡河南岸,水陆交通比较发达,自古以来就是柘城通往沈丘、界首、临泉、郸城等豫南皖北的交通要道。1942年,日本鬼子占领这里并在此驻扎,目的就是掐断涡河南北的交通线,将当时活跃在豫东南的抗日游击队和淮阳以南的抗日武装分隔开来,切断盐、油等军需用品。“记得一天夜晚,我在被窝里还没睡着,俺奶奶跟俺娘在油灯下纺花,突然从院中秫秸垛里窜出一个衣衫褴褛、满身是血的中年汉子,躬身向我娘求救,说是从日本军营里逃出来的。”王殿举讲述,我奶奶和娘看到咱们中国人被鬼子打成这样,心里很难受,赶紧拿来家里的高粱面馍给那位中年汉子吃。看着那人狼吞虎咽的样子,我奶奶流下泪来,母亲又端水让他喝。她们在为让汉子逃出去作难,到底该怎样将他送出去呢?当时,玄武集寨墙高筑,五个城门都有鬼子兵荷枪实弹把守,夜里还有鬼子兵不定时在街道巡逻,发现夜里在街上行走的群众,不问青红皂白就抓走了。最后,奶奶想起有一个寨墙豁口,趁着夜色领着那个汉子,翻过家南面的残墙,顺着寨墙往西拐弯抹角找到寨墙的缺口处,跟他说你翻过去这个缺口就是寨海子,水浅可趟水过去,往南不远,进入秫秫地,就可以逃出玄武集了。回到家,奶奶就安排我们,出去以后不要瞎说,说出来日本人知道了,会惹来杀身之祸,一家人毛骨悚然,绝口不提这事。

1945年,日本投降后,国民党政府在玄武集设立小学,王殿举开始在学校读书。1946年秋,八路军游击队和国民党的联防队在此展开拉锯战,学校停办。“1947年春,我在私塾读书两个月,因战乱塾馆停办。十月,玄武集北头办起了私立小学,我入四年级就读。1948年春,玄武区在东街办小学,我入五年级学习,当年秋升入六年级。学校成立宣传队演戏,我演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,在《血海深仇》里亦演女性角色。”据王殿举介绍,他1949年春因病辍学,病愈后参加了区业余剧团。那个时候虽然年龄小,但很要强,生旦净末丑各个角色都要挑战一下。后来,嗓子累坏了,无奈于1952年9月放弃了演戏,考上“鹿短师”(短期教师培训),第二年春天被分配到丘集乡担任小学教师。

“在丘集任教一年后,我又考上了淮阳师资轮训班。当时我任班团支书,那个班几乎全是鹿邑人,争胜好强,是全校最牛的一个班,全校24张奖状,我们班就拿了23张,这在当时是很让人意外的事。”王殿举笑着说,一个同学得知我以前演过戏,就推荐我加入学校的文艺队,演丑角“于大扯”,因为角色特殊,导致全校同学都忘记了我的真实姓名,见面都喊“于大扯”。每逢校会,都让他说快板。1957年,反“右派”开始了,已经在县附小学校教书的王殿举被错划成“右派”,因平时人缘不错,并没有被武力批斗,只是象征性批评。

据王殿举回忆:“回家后,当时的区委书记张静,就安排我到街上画宣传画、写宣传材料等,记得当时画了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》《粮棉大丰收》《六畜兴旺》等具有时代感的作品。后来,人民公社建起,我在区剧团编剧、导演,这也给我后来的写作与画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”王殿举以多样的艺术形式服务于革命群众。在生产队劳动,他充分利用农田劳作间隙讲革命故事。1962年,王殿举提前摘掉“右派”帽子,回到鹿邑城内教书。“虽然当时摘帽了,但是在学校很多人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你。”王殿举说,很多人当面不说,背后指指点点议论。自尊心很强的他没办法在学校待下去了,再次收拾包袱回了玄武集。

“1963年我回到老家,那个时候公社食堂停伙,没饭吃,按照当时的口粮标准,一口人一年就是60斤红薯干。”王殿举回忆,那怎么吃得饱呢?没办法,我得出去讨饭吃,借了姑父家的一辆自行车,第二天就跑到安徽省临泉县,在县城开始摆摊画画。没想到摆了一天地摊,围观的人不少,称赞的人也不少,可就是没人要他的画。“第二天,恰巧遇到一个卖竹板字的柘城人,他看了我的画,赞不绝口,就让我看他写字卖画的全过程。”按照他的方法,王殿举在街上摆摊,先念一段唐诗宋词,然后讲一段古人收存艺术品升值的故事,一下子就引来了很多购买者。

“那个时候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挣几十块,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。”王殿举尝到了甜头之后,一发不可收拾,由临泉到息县等地卖画。“文革”前夕,王殿举在安徽太和画画。画的多是些《凿壁借光》《渔樵耕读》《四君子》等积极向上的主题,同时也画一些山水、花鸟。“文革”中,为机关办阶级教育展览,也画一些展现当时豫皖地区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,宣传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。后来,在百货公司画商品宣传画。王殿举画的《西瓜》惟妙惟肖,一举成名,家喻户晓,路人看到王殿举就说,你看你看,那个画西瓜的来啦。

王殿举说,这一时期,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,为后来的系列作品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 王殿举的连环画和泥塑作品也颇有特色,把写实画派的现实主义风格带入豫皖地区民俗画风创作中,以鲜明的革命主题、内容、情节,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特点。作品带有浓郁的豫皖地区民俗色彩,形成了乡情浓郁、民风淳厚、明快生动的个人风格,成为当时群众最喜欢的艺术家。从画《西瓜》到画《主席像》可以看出王殿举在画画上的进步,不论是作品的人物形象,还是场景技艺的运用,都有显著提高,很多作品反映的正是这一伟大历史时代的大变革。

上世纪70年代,王殿举被平反并恢复了工作,分配在县文化馆搞群众文艺。上世纪80年代,王殿举调入县志办工作,在县志办工作的十多年间,主编县志,由于日夜劳累,牙齿脱落,须发变白,颈椎增生。编县志的过程中,他逐渐夯实了画外文学功底,学习了老子思想。他发现老子的思想非但是政治与哲学的,也对绘画艺术有非常微妙真切具体的指导意义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老子思想,写出了关于老子《道德经》的万言感悟。

“退休后就有了画老子、写老子的想法。但是求画者络绎不绝,无法安静下来。”王殿举说,为了写老画老弘扬老学,他毅然背井离乡去了北京,开始了有关老子的研究著述工作。到京后,他再次深入读了《道德经》,动笔画老子,历时两年时间绘就了《画说老子》一书,2004年出版。没想到该书出版后火了,全国各地的老学研究会纷纷邀请其讲学任职。2010年5月,他的新书《老子》面世,没多久他就被邀参与《老子传奇》影视连续剧的顾问工作。

谈到这次有关陈抟传的创作,王殿举先生神采飞扬,他说:“陈抟是唐末宋初历经五代十国、十九位帝王,知识广博,融贯道释儒三家的思想家、书画家、易学家、相术家,尤为突出的是继承和发展老庄哲学,成为宋以来的道学宗师。在我枯朽之躯、有生之年,能为鹿邑第二大先贤作传,是我终生之幸。我愿用尽心血,创作出吻合历史、符合陈抟生平、合乎人情世理的作品。我的创作理念是,大事不虚、小事不居。大事源于信史,避开神化和神话传说中违悖历史的信口开河,每件大事和事中人物都有史可查。力争揭开蒙在陈抟身上的神化纱罩,还原陈抟本来面目,让陈抟从史实中走出来。让读者看到一位无神化色彩、有血有肉、有真情实感的先贤圣者。也希望拙作如一捧碎砖抛出,引来光华四射的美玉。”老先生的一席话,令在场者激动感佩,重新看他的新作时,更增添了一番新意。

用画作和文章双重载体从陈抟生平到陈抟悟道,展现陈抟传奇的一生,这在国内属于首创。在王殿举的画室内,一幅幅画作皆引人注目。从白山黑水到生活场景和画中人物的喜怒哀乐,都栩栩如生。在继承传统水墨技法和笔墨语言的基础上,他执着探索、勇于创新,把雕塑、油画、书法的技法融入中国画,把五彩世界融入水墨天地,把立体的三维景象“化”入平面的二维空间,从而拓展出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境界。细看《陈抟传》系列画作,挣脱了传统笔墨的束缚,将西方写实与东方意象融合在一起。其蓬勃的生命形态、磅礴的画风,使得作品熠熠生辉。

滔滔涡河水,巍巍太清宫,印证了王殿举这位耄耋老叟的芳华岁月……王殿举的画作,以老子、陈抟为题材,意在通过水墨弘扬老子文化,展示陈抟的一生,这在当下是没有任何模板可以参考的,只有自己摸索,在继承传统画法的同时,还要适当创新。如今看来,他的愿望实现了。

来源:周道客户端


(责任编辑:高敏)

精彩评论(0)

广告占位符